2025年4月9日消息,近日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的通风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专利,旨在大大降低地铁隧道实施工程的成本。这一创新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有几率会成为未来地铁建设的新标杆。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加,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建设一直备受瞩目。而其中的施工难题尤为突出,尤其是在隧道通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环节。中铁十二局此次申请的专利,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系统性创新。专利公开号为CN119777984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显示了该公司在地铁隧道实施工程技术领域的前瞻性。
专利摘要透露,这种通风结构不仅包括竖井、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的设计,还引入了第一横洞和第二横洞的创新布局。这些新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了通风效率,确保了隧道内环境的舒适性。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竖井的顶端开挖有设备井,设备井与第二横洞之间通过平行导坑连通。这一设计有效优化了施工流程。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施工中采用现有的施工竖井进行扩挖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这不仅提升了施工的经济性,也为企业在资质和技术上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中铁十二局的这一创新做法,无疑为行业提效和节省本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据了解,中铁十二局集团成立于1986年,位于太原市,是一家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超过506亿人民币。近年来,该公司继续扩展经营事物的规模,参与了超过5000个招投标项目,显现出其在建筑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影响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该集团不仅在专利数量上居于行业前列,更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地铁建设的需求一直上升。行业内对高效、低耗的实施工程的方案的追求愈加迫切。中铁十二局此次的新专利,显然顺应了这一趋势,展示了公司在解决传统施工问题上的努力与成就。同时,这也激发了更多同行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从经济角度分析,本发明的应用将极大降低地铁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未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对于打算投资地铁建设的城市而言,降低实施工程的成本意味着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这对提升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总结来看,中铁十二局推出的这一地铁区间隧道通风结构及施工方法专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是企业技术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体现,更可能在未来的地铁建设中引领一种更高效的施工模式。期待这一创新能为城市交通建设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